近日,根據《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白皮書2011》的數據顯示,在進行就業選擇時,越來越多的“北上廣”大學生選擇到基層,把目光轉向二線城市,尤其是在生源地或大學所在城市尋求發展機會。大學畢業生在擇業時眼界放得更寬廣,地點的選擇上也更加務實,不再迷戀于大城市。
過半中大畢業生離穗就業
《白皮書》顯示,以北京大學為例,近年來到京外地區就業的人數逐年增加,目前35%的畢業生選擇京外地區。其中,除傳統熱點地區上海、廣東、江蘇之外,西部的四川、重慶、廣西、陜西等正成為畢業生去向集中地。
赴京外就業的學生比例也是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每年專門統計的指標。幾年來,清華大學畢業生京外就業比率在不斷提高,近5年來已經提高了10個以上的百分點。
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岳軍介紹,截至目前,中大已簽約的畢業生中,選擇到廣州以外珠三角其他中小城市、非珠三角地區乃至西部省份就業的畢業生比例已超50%,呈現較為明顯的增長態勢。
近年出現一股“回流”潮
調查發現,2007屆畢業時在“北上廣”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中,有22.2%的人3年后離開了“北上廣”,去往其他地區就業。大學生就業近幾年出現了一股“回流”潮,一部分大學生開始理性地反思“唯大城市是從”的就業觀念,回流到一些中小城市。
《白皮書》顯示,上海和北京生源更傾向于留在當地工作,但更看中工作機會而不是地域的應屆生比例正在逐年提高;而廣州生源傾向于離開廣州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均有少量畢業生選擇回家啃老,北京“啃老族”略高于其他兩地。
《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白皮書2011》是北京大學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研究中心、上海外服聯合發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