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友因為上班時面對領導的疑問說了真話,惹得領導滿臉不興奮。這位網友就提出疑問:職場上到底該不該說真話?沒想到,這個關于真話的討論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愛好。
不少人認為職場難說真話
帖子一發就引起不少人的同感。
網友“精靈白羽毛”說,早上在電話里幫兄弟單位解決了一些業務問題,領導來問,他就如實匯報。結果下午,領導就來提醒他:“有時間當人家老師,不如再多管管自己單位的事情。”
網友“紅素手玲”說,自己就是因為稱贊領導“穿了新衣服顯得年輕很多”,結果領導認為是在諷刺她年紀老,于是到處被“穿小鞋”,最終落得辭職的下場。
網友“左眼”則抱怨,自己進單位四五年了,但就因為最開始做新人時手腳麻利,結果現在“隔壁新進的研究生都沒什么事做,反而有事領導老找我”。而且“多做還不好,因為多做多錯,有時候總會犯點小錯的,所以挨批的也是我”。
“現在企業是看結果,不看效率。”網友“vengirl”感嘆道:你要是做得快了,他就覺得你的工作量小了,就會再給你加量的。我以前也是那樣的,不過現在聰明了,報告的時候就說沒有做完,只完成了多少,然后用空余時間多看看資料,充充電。
說實話讓領導不興奮了
網友“念念123”是今年剛畢業的學生,因為領導的一句話他想問:職場上到底能不能說真話?
“念念123”在單位坐的位置正對著門口,天天在做什么,領導進進出出都能看得到。因為工作比較麻利,很多事情他在一兩個小時內就做完了。所以領導經常會問:“沒事情做嗎?”“念念123”說,自己一開始都是笑笑說:“事情都做好了,休息一下。”結果,就看到領導的臉色晴轉多云了。
為了讓領導滿足,他改變了工作方式,“現在,我努力把一個我可以1個小時做好的事情用一天做完”。
應站在別人立場考慮事情
貫能信息化領導力培訓中心主任陳偉認為,如何在職場上說話,應從以下方面考慮:
從組織的角度看,企業期望其員工為了達成企業的目標,能自動自發地和同事建立彼此合作關系,高效快速地完成企業必須完成的各種各樣的任務,贏得客戶滿足度和合理的經濟效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企業的人際關系,就是贏得合作的關系。
從個人的角度看,善于處理職場中的棘手問題、維護并保持良好的職場人際關系,是職場成功必備的職業素養之一。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首要原則是自我治理和雙贏思維。自我治理包括牢記自己的職責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而雙贏思維則要求能夠隨時站在別人的立場來考量事情,以協調合作的態度完成既定的目標。從具體的方法上看,用建言代替直言,提問題代替批評,顧及他人自尊,訴求共同利益往往在實踐中比較行之有效。
也有專家建議,職場上要處理好同事關系,一定要擺正好與壞的界線。同事接觸,說話做事,都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區別。有的人敢于說真話,并不問對方能不能接受。有的人就像薛寶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說真話的,當時并不一定好;說鬼話的,也許能得人喜歡。對此,職場人士自己一定要有識別能力,分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