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編接到一位應屆畢業生的來電。他向小編講述了自己的苦惱,小編覺得該同學的故事十分有借鑒意義,現整理與大家分享。希望能給職場中迷茫的你帶來些啟發。
小李是一名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本科所學專業為工商管理,目前簽約一家貨運公司,但小李還是比較傾向于從事銷售類工作。
相信初涉職場的各位職場新人,都會面臨類似小李這樣的困惑。
有人說:30歲之前把自己喜歡的行業都從事一遍,30歲之后就知道自己適合什么,事業才真正的開始。也有人說: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在一個行業做的長久遠比跳來跳去要好。我們究竟應該怎么辦?哪種選擇才是對自身發展最有利的呢?
面對選擇,小編的建議是:
(1)多嘗試不同的行業和崗位是很好,能讓你充分了解自身興趣,但是這些其實在我們讀大學時就應該通過課余時間實習來嘗試和摸索。進入職場后,擺正工作態度很重要。
(2)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和工作很重要,我們在進入職場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來找工作。
(3)有些公司里面有很多公司內部的嘗試機會,不一定要換公司。比如,公司開設的管理培訓生崗位、儲備干部崗位或其他可以輪崗的職位。
(4)第一份工作確實很重要,但是不代表你要做一輩子。平均起來,一生換四五次工作是很正常的。但換工作前,要確保即將接手的工作是你擅長的,或者是你特別喜歡的。
(5)找工作應該綜合考慮:條件、天賦、興趣、學習。第一個工作最重要的是學習,因為學校給你的訓練不能夠讓你馬上在工作中上路。初入職場,我們應該找一個公司,它不是要壓榨你的勞力,希望你馬上給它賺錢,而是有足夠的培訓、學習、成長的空間。但是,同樣的,你也不能期望公司只是培養你,給你學習的機會,你的大部分時間還是要做一個入門的工作,從基層做起,把份內的工作做好。
第一份工作,與其說是“工作”,小編更樂意把它稱作“平臺”,一個讓我們快速從校園融入社會的媒介,一個培訓我們迅速成長的平臺,一個可以讓我們展示才能的舞臺。雖然說第一份工作不一定要做一輩子,但是我們在應聘求職時,也務必要擺正態度,對工作認真負責。畢竟跳槽有風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