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微博,各種不作死不會死的GIF圖片逗的上班族哈哈笑。在職場中,也有很多上班族忽略了生活和工作的本質區別,說話做事太過輕率,一不小心就讓自己陷進泥沼。所以職場說話一定要謹慎,不然就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一起來看看職場中最讓人討厭的十句話。
作死招數一:這不關我的事
同事誤讀:你以為你是明哲保身,殊不知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領導同事已經給你貼上“失職失德”的標簽。
解讀:能找到你做的事,還能不關你事?你是公司的一員不?公司的事不是你的事?既然是你的事又何來不關你事?這是最沒有職業風度的職場“雷”語,不想被嫌棄不想被孤立的話,千萬不要說出這種話。你以為這不是你的事,你以為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凈是明哲保身之舉。殊不知在上司眼里,你和公司是一條船上的,你這句話豈不是對自己的逃避責任、劃清界限不打自招?而對于同事來說,下回沒有人愿意和你合作,更會防著你生怕被你“咬”.如果你做得太過分的話,將來被同事聯手送出局也說不定哦。
作死招數二:你行你上啊
同事誤讀:這大概是我迄今為止聽到最“給力”的一句話,“給力”到我都無法用語言去回敬他。面對這樣的同事我只能說,呵呵!
解讀:“你行你上啊”是今年的流行語,表達了眾多設計師的心聲。都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職場中也同樣如此。“執行者”和“策劃者”擁有不同的想法是再正常不過,因此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當然,對于職場人來說,“你行你上啊”這種話還是放在心里吧,企業絕對不會需要一個可以隨時被頂替的人。
作死招數三:這事一直就是這么做的
同事誤讀:一直如此?那還要人做事情干嘛?整幾個機器人往流水線上一放,設幾個答錄機回答客戶的電話得了。面試時也不用復試終試那么層層篩選考察潛力了,還費心做KPI年終考核干嗎?人手一本標準流程,大家照本宣科就能讓業績永遠紅紅火火下去了。
解讀:科學的流程化管理固然很有必要,但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客戶的要求是水漲船高的,科技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自我的提升是在分分秒秒中進行的。遇到了固有流程和方法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你能提出新的變通方法,或是優化這套固有的流程化管理,提升效率,何樂而不為呢?與人方便,與己,也可以在績效中寫上一筆。
作死招數四:我做不來/我不知道
同事誤讀:醒一醒,這不是上課回答老師的問題,你可以用這種沒頭腦的話來敷衍,你已經畢業了!連份內的活兒都做不來,那你還來上班做什么?升職、獎金倒是會肖想,但稍微超出一點能力或者職責范圍的事情你就推脫,如此沒擔當,怪不得一輩子做“影帝”、“影后”.
解讀:公司不是學校。在學校,你付學費但不動腦筋糟蹋的是你自己;在公司,老板發你工資你還總說“做不來”或“不知道”,那就趁早做好卷鋪蓋走人的覺悟吧。不會就學,誰都是從不會開始的。同事雖然不是老師,但你“做不來”可以問可以學,不會每個同事都給你冷臉的;而對于“不知道”的事情,至少你要弄清楚你職責范圍的那部分,而等你把超出職責范圍的“不知道”也弄清楚了,就是你進階的時候了。
作死招數五:我沒時間做
同事誤讀:時間是擠出來的,你有時間上淘寶、刷微博,但是你卻告訴我沒時間做上班該做的事!即使你現在正在忙,也可以說“等我把先把手頭上的事做完”,總好過“我沒時間做”啊!公司聘你來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上網的。
解讀:“我沒時間做”這句話常常從兩種人口中說出來,一種是職場新人,對業務不熟悉,做事效率太低導致“沒時間做”;另一種是職場老人,仗著自己資歷深就不干這個不干那個。當然,不論是老人還是新人,都不應該用“時間不夠”當做打發工作的借口,這會讓其他同事甚至上司認為你不夠專業,不夠敬業。
作死招數六:要你多管閑事,不用你管
同事誤讀:親,你以為大家是吃飽了撐得非要管你?
解讀:職場上善意的提醒對新人融入團隊,融入職場有著很大的幫助。千萬別把這樣的善意推之門外,最好的態度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作死招數七:某某也這樣,為何只針對我
同事誤讀:好心當成驢肝肺,提醒你是為你好,針對你有什么好處嗎?真當自己是白富美!
解讀:只有優秀的標桿才值得追隨。所以當你想拿他人的行為來抵消自己的錯誤的話,只能讓人覺得你沒有擔當,錯了還要轉移視線,推給別人。別人固然有錯,但并不代表你所犯的錯誤就變輕或是不存在了。虛心接受,不推給他人才是正解。
作死招數八:這事沒法做
同事誤讀:你的工作你說你干不了,誰來干?難道還要別人幫你干嗎?有困難找領導要支持可以,但撂挑子不干算什么?
解讀:沒法做的含義不外乎三個意思:客觀上不允許,主觀上不愿意或個人能力不足。所以很容易讓人誤會你個人能力及主觀能動性。與其直接說干不了,不如把困難拋出來,讓大家給你參謀,該如何克服。
作死招數九:這都是他的錯
同事誤讀:團隊合作講究的就是合作精神,所有人是一條船上的螞蚱。成功了,是大家努力的結果;失敗了,每個人都有責任。可偏偏有的人啊,就喜歡把錯誤往別人身上推,然后把自己的責任撇的一干二凈,好似自己就真的沒責任了,愚蠢至極!
解讀:“這都是他的錯”,那么你的錯呢?在一個團隊中,最忌諱的便是“獨善其身”.因為你是團隊的一份子,出了差錯,你逃不掉,也不能逃,即便那差錯真的與你無關。勇于承擔錯誤并且積極的予以改正,才是最正確的處理方式。
作死招數十:我是來學習的
同事誤讀:你是來工作的,不是來學習的!公司不是學校,犯了錯能重新來過。你工作要是出了問題,用一句“我是來學習的”推脫責任,難道要別人幫你承擔嗎?太天真了!
解讀:職場新人常會用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謙虛與好學,殊不知這句話未必有效,有時甚至會起反效果。同樣是表達你的學習態度,從學習能力、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方面入手,才能比較準確得博得同事和領導。
說話是一門學問,既體現出人的文化和修養,也反應了人的智慧和品德。想在職業這條道上順風順水的走下去,先練習如何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