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年就業高峰期。據統計,今年畢業生的數量高達750萬,可想而知,就業形式是多么的嚴峻。
去一次招聘會就是摩肩接踵,盡管如此,有的畢業生仍舊是一職難求。他們感嘆自己學習的專業太冷門,用人單位少,就業機會渺茫。他們愁苦難耐。可是,冷門專業就真的沒有出頭之日了嗎?
比如說你學的是農學專業。你感慨跑招聘會簡直快要跑斷了腿,竟然沒有一家招用這樣專業的人員。其實, 如果你仔細的分析一下自己學的這個專業,找份好工作也不是不可能的。
農學和藥學知識基礎相差不大,你可以到制藥企業工作。如果你學的比較好,還有高學歷,比如說是碩士生,那么就業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另外,你可以去創業,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動物醫院也不無可能。只要你夠專業,收效遠遠高于給人家打工。你可以投身慈善事業,慈善事業門檻相對較低。而你又擁有著農學知識基礎,只要你進入慈善事業,你擁有著同仁不具備的知識技能。你如果肯充分的利用他們加以發展。農學就是助你成功的催化劑。你也可以去開一家類似“養生堂”的藥企,一畢業就自己當老板, 多么讓人興奮的事啊。因為,你懂農業,所以,你有了買藥賣藥的知識基礎做起來還苦難嗎?最后,小編推薦你也是可以轉行去學習任何你喜歡的專業的,比如考研(課程)時報考統計學,然后去銀行工作……
然后,咱們再談談其他的。比如你們認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經管。他們就業也是很苦惱的。經管也有冷門專業你們知道嗎?
其實,管理類專業相對于經濟類專業來說一直呈現冷熱不均的情況。企業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與企業運營相關的專業雖然招生規模較大,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而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也開始引起大家的追捧。同樣是管理類專業的公共管理始終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在公共管理大類之下,行政管理、電子政務等專業有所升溫,而傳統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城市管理專業以及近年新興的社會工作、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衛生事業管理等專業方向卻相對冷淡。
管理類中最為冷門的專業當屬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圖書館學類專業,尤其是后者,常常是高校的壓線專業,但需要注意的是,該類專業會對學生的信息查詢、知識檢索、學習能力進行系統、專業、嚴格的訓練,在信息和知識社會的背景下,更容易形成信息優勢,有利于進一步的深造和發展。如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的教師隊伍中,就有不少教師的本科專業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他們在就業后的科研中,不論是結合煤炭行業進行煤礦安全信息系統設立,還是煤炭金融市場平臺建構、電子商務輿情分析方面都能顯示出超越傳統經管類專業出身的技術與信息優勢。而具備挑戰性與創造性思維的該類畢業生完全可以利用“互聯網+”的時代機遇來造就奇跡。
說了這么多,你想要自己學習了的冷門專業成為“香餑餑”。前提是你得深造,得專業知識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