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在簡歷中有技巧的“撒謊”在尋找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時,所面臨的所有不確定性和焦慮讓大多數求職者發現越來越難以抵抗捏造簡歷或求職申請的誘惑,他們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描繪出來。如果能幫你最終獲得這份工作,在簡歷中撒點小謊有什么大礙嗎?美國著名職業顧問專家恩尼羅會告訴你答案。在寫簡歷時有一條假想的線——允許你在這條線內使用一定的技巧。就像是推銷一件產品,你當然想凸顯這件產品的優點和價值,但不能超越事實。當然,最難之處在于避免越過這條線。如果發現你越過了這條線,許多公司的政策容忍度就變為零。
一些跨國公司的總裁和高管接連遭遇了“滅頂之災”:被所在公司的董事會和公司解雇,原因是他們在加入公司時,過度“美化”了自己的簡歷,其中包括謊報自己的教育背景和曾經擔任過的重要職位經歷等。恩尼羅說,假如你是一名會計,花了80%的時間專注于會計事務,20%的時間處理與IT相關的工作。如果你現在想找一份IT的工作,你應當在簡歷中更多地強調你在IT方面的技術和資質。她說,這樣別人就會認為你是一名合格的IT專業人士,只不過碰巧當過會計而已,而不是與之相反。如果你聲稱“單槍匹馬地帶頭完成了從系統A到系統B的轉換”或聲稱在IT部門擔任領導職務,就是越界犯規。所以,在不越界的情況下偶爾來點“小聰明”也未嘗不可,但是要拿捏好其中的“技巧”顯得特別重要。
近年來,許多跨國公司雇用了職業獵頭公司來推薦重要空缺職位的候選人,他們會事先將某個職位的描述和要求發給專業的獵頭公司,以便找到符合條件的優秀候選人。于是,獵頭公司往往要求候選人根據“空缺職位描述”而重新修改自己的簡歷,然后經由獵頭公司的包裝和潤色,正式提供給招聘企業的有關部門,而這個過程就往往會摻雜一些“水分”進去。大部分跨國公司都有這樣的招聘規則:每個“空缺職位”都有明確的“職位描述”,會由人事部門每周公布在公司內部的網站上,同時發給幾家固定的獵頭公司。于是,大量的簡歷魚貫而入,而經過獵頭公司“包裝”的簡歷,往往更能吸引招聘部門老板的眼球。原因很簡單,他們更專業地了解每家跨國公司的企業文化,用人偏愛,職位等級和技能要求等等,于是很容易“量身打造”出一些“明星候選人”,從而讓他們輕易地進入被選擇的范圍內。
來源: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