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私人定制》讓我們聽到了《時間都去哪兒了》,也就是這么一曲驚醒了眾人。人們開始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如果時間能夠停下來,哪怕是一秒”我們也憤情地唱著“假如時光倒流……”而在2015年7月1日這一天凌晨,時間真的就多了一秒。
不知今晨,有些小伙伴兒的電腦上是否出現了7∶59∶60的特殊現象。(如果你電腦上安裝了自動校時的軟件,恐怕就看不到了)知道這種現象叫什么嗎?閏秒!
閏秒如何來?
說起閏秒的由來,我們就不得不提及科學上存在的兩種時間計量系統:其中之一是基于地球自轉的天文測量而得出的“世界時”另一種則是以原子振蕩周期確定的“原子時”。但是,“世界時”會由于地球自轉的不穩定(由地球物質分布不均勻和其它星球的攝動力等引起的)而帶來時間的差異,而“原子時”(一種較恒定的時制,由原子鐘得出)則是相對恒定不變的。這兩種時間尺度速率上的差異,一般來說一至二年會差大約1秒時間。如果讓其自然的發展下去,兩者將產生偏差,并漸行漸遠。所以,當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局(IERS)通過原子時與天文時監測數據相差0.9秒時便會想全世界發布公告 ,對時間做出調整,這就是閏秒。
據中國計量院時間頻率所守時室主任張愛敏說,全球已經進行了25次的閏秒調整,上一次是在2012年,而今年6月30日是第26次閏秒,并且還是正閏秒。
閏秒的影響是什么?
對于我們個人而言,快一秒或慢一秒不會有什么影響,也不會產生什么特別的感覺。也不會出現千禧年千年蟲的那些問題。但是,如果不作出調整,誤差日積月累,我們當下所處的今日有可能就是昨日。
對于航天、軍事就更嚴重了。一秒鐘的誤差,飛船可能會偏離軌道,抑或不能順利按原計劃著陸。
而對于網絡通訊而言,一秒之差,可能會導致整張電網的崩潰。
(編輯:庫林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