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績效管理作為人力資源職能“選育用留”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績效考核的結果可以作為薪酬分配、職位輪換和員工培訓的重要依據,但績效管理的主體“一定不是”人力資源部。
考核的主體不是、也不可能是人力資源部。這一點從績效管理的定義可以明白的得到反映?冃Ч芾硎窃诠芾碚吲c員工就目標與如何達到目標而達成共識的過程,以及增強員工成功地達到目標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說,績效管理的真正主角是管理者和員工,而不是其他人或部門!當然也不會是人力資源部。
那么,人力資源部在績效管理中到底承擔什么責任,扮演什么角色?
首先,人力資源部是績效管理制度的組織制定者。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要有效的實施績效管理,就必須有一個相對統一、完善的績效管理制度,作為大家共同遵循的規則。否則,可能會導致:各部門遵循的思想和方法都不統一,評價出來的結果千差萬別,考核者的解釋大相徑庭,考核應用無法進行。
其次,人力資源部是績效管理制度實施的組織者。
績效管理制度的實施往往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時間安排,例如,什么時候開始簽定工作目標;簽定的績效目標是否符合SMART、SMTABC、5W2H等原則;管理者有沒有進行數據信息的收集和記錄;什么時候啟動考核;什么時候進行一次考核和二級審核;考核結果有沒有向員工反饋;反饋方式是否恰當;什么時候上報 考核結果等等,都需要有人去組織和監督。
對評價過程的監督和把握是員工獲得客觀公正評價的重要保障。
再次,人力資源部是績效管理制度實施的咨詢者。
人力資源部通過參與并指導考核目標和指標的設計、評價方法的選擇,績效管理制度的擬定等工作,掌握了績效管理的理念和操作技巧,這樣在各管理者和員工實施績效管理的過程中,人力資源部就可以針對績效管理方方面面的問題提供咨詢和答疑;
還有,人力資源部是績效管理制度的培訓、宣傳者。
光有咨詢和監督是不夠的,很多管理者和員工對績效管理的理念和操作方法不熟悉或理解不深,這樣就需要人力資源部加大對他們的培訓、宣傳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