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園到小學,從中學到大學。按部就班地讀書,考試,上大學。你若足夠努力,腦袋瓜靈光,那就一路重點到名牌;你不是那么努力但只要堅持了也能順順利利大學畢業。一路上好像都是在按著既定的軌道前行,你主要就是學習,而它靈活性也大,你不想學只不過是成績差一點,學校也不會因為你學習成績每次倒數第一就開除你。
而如今20多歲,你大學畢業了。你終于在一定意義上自由了,而“優勝略汰”真正拉開序幕了,一切也都交在你的手上了,這時候你卻突然發現不會玩兒了。
20多歲,你畢業了,剛離開校園的你,一腔熱血,雄心壯志,你渴望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干出一番事業來的。而不久后你卻開始不知所從了,開始迷茫悵惘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了。
你說:
“我想換一份工作,雖然不是我的專業,但是又擔心一無所知會很難”
“我不想留在家鄉,我想去北上廣,但是又害怕在大城市里無立足之地”
“我不想給別人打工,我想創業,但是又顧慮著無法經營好”
……
我做這行不行,我做那可不可以諸如此類的等等。你問誰呢?誰能告訴你?不要總是想,去做吧。方法總比問題多,所以也不要以我還不具備這樣或那樣的條件為借口。20多歲,最不應該做的事情是糾結和猶豫。如果你想換一份工作,那就去換。如果覺得不合適了,就要分析為什么別人能夠在這個行業做出業績而你不能;如果你想去北上廣那你就去,如果真的立不住腳,那你就問問自己為什么別人能夠在這個城市打下一片天地,而你卻不能;如果你想創業,那你就去創,如果失敗了,那你就考慮為什么別人能夠將事業打理的井井有條,而你卻不能……剛畢業正是處于職場探索期,就要去不斷嘗試,不斷探索,不斷發現,然后才能知道自己到底適合做什么。或許這時候,很多人會告訴你要開始做職業規劃了,要確定職業理想了,要踏踏實實地找一份工作做上四五年積累經驗了……但是,如果你規規矩矩十幾年后,年紀大了,到耗不起時間也耗不起自己的時候再因為當初自己沒有闖一把而后悔怎么辦。人生就要不留遺憾,所以,你有想法就該大膽地去嘗試。
“有想法就去大膽地嘗試吧”這是一位大姐對我說的話,當時,我也剛畢業沒多久,找了份工作。我總是會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訴那位大姐,而每次她都會支持我的做法,或者給我提出一些其他的意見供我參考。后來就這么語重心長的跟我說了一句話:“年輕,就別怕犯錯,有想法就去大膽地嘗試吧,錯了,大不了咱改。”就是這樣,你不要總是怕,你不試或許永遠不會知道結果。你就要去大膽地嘗試,就要敢于去嘗試。有句話叫做“不撞南墻不回頭”,那么,如果你撞上了呢,你不要嗔怪墻擋了你的去路,而是應該問問自己為什么會撞了墻。不可用一句“這方法行不通”“這不適合我”等簡單的話語來打發自己而從不找原因。另外,不要害怕失敗,當你失敗了,而別人成功了,你就要問問自己別人比你強在哪里?為什么他能成功?而不是失敗了就任由它失敗了。人要學會觀察和總結,不斷地強大自己,完善自己才是王道。有了想法就不要總是猶豫不決,不要總是問別人行不行。其實根本沒有人知道。只有你自己嘗試了才知道可不可行。
如果你現在正在為了自己的某個想法而糾結,甚至是因為這個想法已經影響了你現在的工作生活狀態。那么,與其這樣浪費著時間做著不想要再做的事情苦惱自己,倒不如放手一搏,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些人會說這樣就是在瞎鬧騰。但是,從上學第一天起到畢業,你聽話了啊,按規按矩地生活了,又怎樣呢?路不是還得自己走?你只是想,卻不去做,而時間卻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的,在當下這個狀態下你不喜歡自然是做不好的了,而換一種方式你又猶豫,猶豫著猶豫著或許就真的沒有資本去做這些你想做的事情了。
趁年輕,感受不同的生活,嘗試不同的工作,經歷不同的人生……這樣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從容不迫地去過自己的生活,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