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大部分企業都開始進行內部整頓調整了,每個部門也都在做著明年的規劃及預算。很多職場人士最關心的話題也就來了:年后,我的工資能不能漲一漲?按理說,這個時候確實是提漲工資的好時機,但是,你到底能不能被加薪卻是不一定的。那么,衡量你是否該被加薪的標準是什么呢?
若問為什么要給你漲工資,你會如何回答?物價上漲還是就職時間夠長?加班夠多還是工作量夠大?就職之后,很多人都會認為努力程度就是加班的次數和做工作的多少,也有人認為熟悉業務的程度就是工作時間的長短。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加班,每天都身兼二職或數職,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年限,但仍舊是拿著原來的那點兒工資,那么,心中就會產生不滿情緒。因為他認為這樣的結果是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的最好佐證。然而,事實是加班與否,工作量多少以及工作時間長短都不能作為衡量加薪的標準,因為這些并不意味著你的工作做得夠到位。
沒有功勞的苦勞不是功勞,無論你做一件事情花費多少時間精力,是多么的困難重重。其中辛勞大概也就與你一個人有關。因為領導多半是看結果,而不注重過程的。而其他人或是對你的一切都是不關心的。你的薪水往往就是你做好本職工作的應得報酬,因此,哪怕是你絞盡腦汁,殫精竭慮,焦頭爛額它都是你的分內之事。然而沒有人會是樂意給做好分內事的人加薪的。如果加了,那么定是你的工作成績或你的能力水平已經上升了一個高度。所以,不要認為自己每天朝九晚五,做的工作比別人多,工作難度系數比別人大就應當被加薪。你要明確自己在工作中負責的是什么,自己在工作中又占據了什么角色,也要問問自己能力是否提高了,工作業績是否提升等。
都說“升職加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自然有其道理,為什么不說加薪升職呢?所以,我個人認為大概升職是加薪的前提。可是,若是職位上升到另一個層面上,你能夠勝任嗎?或許你會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然而,敢問哪個領導會一邊讓你從頭再來,一邊給你升職加薪呢?所以,你首先要學習并提升自我。“活到老,學到老”人就是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得以成長的。對于職場人士而言,就是有著明確的目標規劃并時刻為之奮進,朝其邁進,不斷進步提升自我。而不是“假裝看起來很努力”的表面忙碌。完善自己就要“取其長,補己短”向別人學習的東西有很多:技能、情商、能力等,而這些或是都是你上一個層面所必備的。你沒有,自然就上升不了一個層次,也就加不了薪。
另外,于企業而言,他們要考量給你加薪值不值得。所謂的值得就是你的價值得到企業的認可。任何企業都不會輕易放棄一個存在著潛在價值,提升空間的員工。所以,如果你想要被加薪,就要讓自己值錢。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我離開是否會給企業帶來什么損失,是否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營運。如果做不到無可替代,不可或缺,你拿罷工辭職之類的方式意氣用事去“威脅”領導給你加薪恐怕是無濟于事的。
最后想和大家說的是加薪大概有這么兩種情況,一種是你所做出的一切成績大家都有目共睹,不用你開口自然而然被“加薪”;另一種是你認為你有理由該被領導“加薪”,卻沒有如你所想。于是你就“加薪”一事找領導談判協商,而結果能否如你所愿往往取決于你平時是否努力到讓自己無可或缺,是否出類到讓領導看到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編輯:庫林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