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入職場,總需要有一段時間去適應一個全新的環境。而在此期間,周遭前輩們卻也在觀察和評判著新人們的行為表現、品格素質及價值體系等等。那么,新人們的哪些習慣舉措最不得人心,最難入前輩眼呢?接下來,咱們就先來看看這十類不受前輩歡迎的新人吧:
極不合群
新人入職場,總是能夠給公司注入新鮮血液,增添新鮮活力。其實,一些老員工還是蠻喜歡有有新員工加入的。但是,應該不包括這樣的新人吧:
剛入職場,本可以利用吃飯或其他閑暇的時間互相聊一聊,了解了解慢慢熟絡起來的,而且也能因此更快地融入新環境、新團隊。然而,有的人不知道是高冷范兒還是太內向,你不和他講話,他也絕對不會搭理你,你問他一句,他就有一句沒一句地回應你或是言簡意賅快速終止交談。其實,在上班時間也根本沒有多少閑工夫在那兒聊天,也并不需要你過分熱情開朗或八面玲瓏,但是每天看著一個類似于自閉癥的職員如空氣一般的存在恐怕是誰都難以忍受的。
太愛表現
表現自己本無可厚非,你不表現別人也就不知道你的特別之處。表現,有時候還會意外地給你增加很多機會。但是,不能去刻意地去展現自己,不然就會招致不滿了。
比如:你英語八級都考過了,說的一口流利的英文,假如你還有個外國的朋友。那么,你若在公司里每天半漢半英地講話,或者是拿起電話就和朋友全英文的暢談。一次兩次,同事會覺得你了不起,甚至崇拜你。但是,多了別人就會認為你是顯擺。即便你的外國朋友不懂中文,必須使用英文,那你回到家多少電話打不了,非得在公司里彪英語。表現自己可以,但是太張狂就不好了,大家都知道了,你還不厭其煩地刻意強調它。想想也挺沒意思的吧?
推卸責任
“倚老賣老”很是讓人不待見,但是職場新人的“以嫩賣嫩”也同樣讓人不喜歡。
每當自己犯了錯,好像很無辜似的,總以“我是新來的,還不懂這些!睘槔碛蔀樽约洪_脫責任。仗著自己初來乍到,對一些事務不熟悉,就總想著要大家照顧他。一天兩天一星期都不過分,但是一個月之后還是這樣總為自己找借口就要讓人反感了。
行為怪異
不要總是我行我素,或許你的一些行為或習慣已經在影響著他人,當他人婉轉地向你提出來時,要學會反思自己,適時地改變自己。
話說一個公司里來了個新員工,她沒有禿發、掉發的尷尬卻總是戴著帽子,而且是連著衣服的那種,這女孩還酷愛黑色。大家從背后看上去就像是異教徒似的。又因為她走路總是特別輕,讓人感覺就如同是一個幽靈一樣在辦公室里移來移去,不免平添了大家許多的恐懼感。大家試著跟她提建議,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對大家來講簡直成了一種煎熬。沒辦法大家只好向公司領導反映這個情況,最后,她終于改換門庭了。
自作主張
相信很多人對那些不經允許就用或拿自己東西的人都是討厭的。
往往這樣的人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記性差;一種是愛占便宜還愛裝大方。前者常是本想著拿了用了還要如期換回去的,但是卻在用完后就給忘了,他對此也是很無奈的,并希望大家多擔待。其實,這種情況已經算是好的了。最可怕可惡的是后者,他們這種人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他們總是覺得用人家的東西就是理所當然的一般,用了就用了,有什么大不了的。還會跟你說互相之間要互幫互助。你若對他的行為不滿或是不樂意讓他用,他就會說你小心眼兒,小氣鬼兒。這還不算,他們還總會擅作主張地將他從你那里拿來的東西借給別人使用,顯得自己慷慨大方,樂于助人。遇見這樣的,通常會讓人無奈至極,無語之至,也對他完全沒辦法,除非他引起公憤,大家群起而攻之方可使得一方得以安定。
敷衍了事
作為職場新人,你會有很多的不理解,不明白,不嫻熟,所以,你要虛心求教,耐心學習自己職責范圍內的方方面面。但也就是因為需要學的太多,太繁瑣,便會產生厭煩情緒,之后則會開始敷衍了事。
其實每一份工作都不容易,并不見得別人的工作就比你輕松。不要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太多太雜。你的敷衍了事會成為一種習慣,當然也會成為別人眼中的“慣犯”。假如有一次是因為你的敷衍了事而失去了一個客戶,那么等到發生同類事情的時候,別人自然而然就會引咎到你身上。
不拘小節
講究個性好像是現代年輕人的專利,雖然有時候倡導大家“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但是也不要理解偏頗。
為了追求時尚潮流褲子上弄幾個窟窿,頭發染得五顏六色。同事和他說話,從來都是仰視。公司開會時,他比領導都領導的轉著筆,翹著二郎腿。領導讓他發表意見,從來不站起來,指手畫腳地烏拉一堆。進門他先進,出門他先出。一點兒基本的禮貌禮儀都不懂,雖說要不拘小節,不過這未免也太過了,讓人覺得簡直是沒教養,沒素質。
眼高手低
如今的職場新人,大學畢業進入職場接受新知識,學習新技能的也都是速度的,但是往往卻又比較浮躁,自負才高,眼高手低。
剛入職場,跑腿、倒水等這樣的小事兒最初時還可以,他們也知道自己是新人,要勤快。但卻持續不會太久,就會覺得能力得不到發揮,就覺得是浪費青春,也開始覺得枯燥乏味,甚至還總想替別人“指點江山”以顯示自己的才干,總想做出一番大事,不再將一些小事兒放在眼里,即便去做也不會很認真。然而,你若交付他們大的任務卻又未必能夠完成的深得人心。
缺乏主動
面試時,他說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會干,學習能力強等等。但是一旦進入了職場,卻又會是另一番景象:主動性不夠,整日里百無聊賴,無事可做。
聽很多人說畢業最讓其高興的是再也不用讀書學習了,終于自由了。但是,即便是你大學時學的就是此類專業進入職場之后也不一定都會派上用場。如果想要在職場中保持一定的競爭力,就要保持知識層面的不斷更新,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就要持續學習。而一些新人卻是如算盤珠子一般撥撥動動,不撥就不動。沒人教就不學,只等著有誰去問他:哦,你哪里不懂不會啊我來教你。這不免讓人覺得你“閑人一個”。
過于稚氣
新人的社會經歷本來就少,新入職場需要向前輩們請教的地方很多,同時也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因為很多的不熟悉而犯錯。有的新人則能夠坦然接受批評,而有的則就比較嬌嫩了,你還沒說什么,他就已經哭得是梨花帶雨了。
其實,公司對于招進來的新人,還是很體諒和關懷的,他們也深知應屆畢業生大學畢業脫離校園與社會接軌內心是飽含各種迷茫與無奈,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適應。所以,也總會給予他們特別的理解與照顧。但是,新人卻也不能因此產生依賴,而應當及時與學校生活“斷奶”,盡快地自我獨立起來。
(編輯:庫林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