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發布2016年第一季度河南省人才報告。數據顯示,一季度共有15.36萬人進場求職擇業,8.02萬人達成就業意向,求職數量減少近五成,高科技、機械、制造業高技能人才需求量較大,會計類人才明顯供大于求,企業提供的整體薪酬有所上升。
根據河南人才市場的數據顯示,今年的十大熱門招聘職位類別分別為:
市場營銷/公關/銷售
計算機/互聯網/電子商務
百貨/連鎖/零售服務
生物/制藥/醫療器械/化工
建筑/機械
通信/電器
農/林/牧/漁
醫療/衛生/美容/保健
技工
采購/貿易/物流/倉儲
會計類成為最難找到的工作崗位
經過就業市場的長期發展,會計類人才存量及供給量較多,由于行業經濟增速的放緩以及面臨改革轉型,對于人才的招聘需求有限。所以會計類的人才需求在急劇下降,從而形成了嚴峻的就業形勢。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原因何在?
1.大學生數量快速增長
我國人口基數過大不僅嚴重影響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影響著經濟的發展。隨著大學畢業生的不斷增加,就業市場無法提供與之相對應的就業機會,導致供求關系不平衡,因此就業難成為我國大學畢業生面臨的嚴峻考驗。
2.高校擴招導致畢業生質量下降
據調查顯示,某些高校不具備擴招條件,師資力量短缺,無法保證教學所需,導致專業水平下降,無法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還有一些高校只在意經濟利益,開放過多熱門專業并且大量的收新學生,導致這類學生無法在社會的變化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從而得不到認可。
3.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缺乏全面的溝通渠道
用人單位不知道去哪里找優秀人才,畢業生不知道去哪里找合適的工作。大學生的求職途徑據調查顯示,30.38%的大學生通過人才市場獲得就業信息,人才交流市場的主渠道作用發揮的不夠充分。通過報紙、網絡等媒體的占38。07%,通過父母、親朋好友介紹的占31.55%。
4.大學生缺乏對自身的定位和認識
有些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并不是真正的找不到,而是因為他們期望值過高,缺乏對自身的定位和正確的認識。有調查顯示,80.66%的大學生希望到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14.92%的大學生選擇企業。4.42%的大學生想自己創業。一部分大學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缺乏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導致勞動力市場競爭力不足。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如何解決?
1.政府加強政策引導
政府要正確處理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關系,積極開發社會工作崗位,出臺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新政策,為畢業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重視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2.學校做好就業指導工作
學校的專業設置要科學,迎合市場的需要。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比如:開展就業指導課、就業咨詢處、就業座談會等。幫助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正確的樹立就業目標和理念。學校還可以多開展校園招聘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3.大學生自身要與時俱進
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我們不能退縮。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重視學習與實踐的結合,從實踐中積累經驗。敢于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同樣也是提升個人素質,培養成全面人才的方法。時刻保持健康良好的就業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