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矯健)按照學校的要求,“大三”以后開始實習可以打好“就業提前量”。可是對于“90后”而言,這個“實習時間”又提前了兩年。
昨日,在“高校畢業生冬季專場
招聘會”上,記者就看到了一些正在尋找“實習崗”的“90后”大學生。
會計專業的小吳告訴記者,她明年7月份畢業,“現在就業形勢太嚴峻,做會計的,人家都要有工作經驗。”小吳說,從大一開始,她就利用寒暑假實習,目前,已經換了5家實習單位了。
“從大一到現在,我已經去過7家實習單位了,像我們環保專業的,
招聘單位特別少,我還不愿意轉專業。”小高說,她這次過來,就是沖著“實習崗”,“我覺得多實習挺好的,雖然留不下,也能長經驗啊!”
今年6月,由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就業藍皮書《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披露,2011屆大學畢業生中,82.1%的人畢業半年后受雇全職或半職工作;1.6%的人自主創業;有9.3%的人處于失業狀態,其中1.1%準備國內外讀研,6.1%準備繼續尋找工作,還有2.1%放棄了繼續
求職和求學。
安陽人才網
2011屆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為608.2萬人,如果按此比例推算,將近57萬人處于失業狀態,10多萬人選擇“啃老”。
職業指導師賈宇認為,對于當下實習、兼職熱情高漲的大學生們,應該加以鼓勵提倡。但是,如果經濟承受能力有限,還是應量力而為。
賈宇介紹,大學4年各個階段實習的目標并不相同。大一大二是讓學生“試挫”的過程,實習目的不明確,所以,可以從專業和興趣出發,到大三、大四實習,就應該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職業規劃了。www.ayr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