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以來,肆虐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雖近期得到有效控制,但持續影響已經成為全市經濟運行中突發的不可抗力因素。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市統計局相繼開展了三期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市經濟影響的專項問卷調查,及時跟蹤監測重點領域新情況新變化新問題,為有效抗擊疫情、推動有序復工復產提供信息支撐和決策依據。
一、截止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市經濟運行影響情況分析
2月26日-29日開展的此次疫情影響快速調查,通過對我市“四上”企業復工情況、恢復生產情況、生產及經營情況、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等方面開展問卷調查。
參與本次疫情影響快速調查的企業共計1177家,其中:工業企業 521家,批零、住餐、貿易企業233家,重點服務業76家,建筑業219家、房地產128家。從調查結果看,1177家企業中復工企業410家,總復工率為34.8%,較上次調查(2月19日-22日,下同)提高了7.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企業復工率55.3%,較上次調查提高11.4個百分點;貿易31.3%,較上次調查提高6.2個百分點;服務業36.8%,較上次調查提高5.6個百分點;建筑業8.2%,較上次調查提高5.0個百分點;房地產3%,較上次調查提高3個百分點。
1.工業
根據對521家工業企業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截止2月29日,我市規上工業企業已有288家企業復工,總體復工率為55.3%,較上次調查提升了11.4個百分點,且已復工的工業企業2019年總產值占全市的84.7%。調查發現,約有1.8%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保持增長,10%的企業預計持平,88.2%的企業預計營業收入下降,其中29.5%的企業營業收入預計下降50%以上。從復崗率來看,29.1%的企業員工復崗率達80%以上。同時,受疫情影響,20.4%的企業恢復生產能力達到正常水平的70%-100%,絕大部分企業在正常生產水平的70%以下。
分行業來看:
冶金建材業:已復工企業148家,占該行業單位總數47.3%,復工企業2019年總產值占該行業比重為90.4%;18.2%的企業恢復生產能力達到正常水平的70%-100%,81.8%的企業達正常水平70%以下;34.1%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下降50%及以上,13.8%的企業預計下降10%以內,10.5%的企業預計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或保持增長。
煤化工業:已復工企業51家,占該行業單位總數62.7%,復工企業2019年總產值占該行業比重為93.8%;33.3%的企業恢復生產能力達到正常水平70%-100%,66.7%的企業則處于正常生產水平的70%以下;20.4%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下降50%及以上,10.2%的企業預計下降10%以內,10.2%的企業預計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紡織服裝業:已復工企業25家,占該行業單位總數36%,復工企業2019年總產值占該行業比重為24.2%;47.8%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下降50%及以上,4.3%的企業預計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食品醫藥業:已復工企業64家,占該行業單位總數59.4%,復工企業2019年總產值占該行業比重為69.6%;21.2%的企業恢復生產達到正常生產水平70%-100%,78.8%的企業則處于正常生產水平的70%以下;25%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下降50%及以上,5.8%的企業預計下降10%以內,17.3%的企業預計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或保持增長。
裝備制造業:已復工企業171家,占該行業單位總數55.6%,復工企業2019年總產值占該行業比重為76.7%;12.5%企業恢復生產能達到正常生產水平70%-100%,87.5%的企業則處于正常生產水平的70%以下;27.8%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下降50%及以上,9.3%的企業預計下降10%以內,9.3%的企業預計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或保持增長。
2.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
在參與問卷調查的233家貿易企業中,目前已復工和未停工的貿易企業有73家,復工率為31.3%,較上次調查提升了6.2個百分點,計劃3月份復工的企業約有48.9%,16.3%的企業則計劃4月份以后復工或暫無復工計劃。從恢復生產的情況看,約有1.4%的企業能超過正常水平,27.4%的企業處于正常生產水平的70%-100%,71.2%的企業則處于正常生產水平的70%以下。從營業收入預計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一季度營業收入預計低于上年同期。91.4%的企業預計營業收入下降,其中,預計下降50%及以上的占50.2%,8.6%的企業預計基本持平或保持增長。從復崗率來看,46.6%的企業員工復崗率達80%以上。
從重點行業看:73家已復工企業中,汽車、摩托車、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動力銷售企業已復工17家,占已復工企業的23.3%;礦產品、建材及化工產品批發企業已復工13家,占已復工企業的17.8%;醫藥及醫療器材專門零售業已復工11家,占已復工企業的15.1%。重點企業已開工的有11家,占已復工企業的15.1%。
已復工的73家企業2019年全年銷售額占全市限上批零企業總銷售額的56.3%,全年零售額占全市限上批零企業總零售額的17.5%。
3.規模以上服務業
在參與調查的76家規上服務業企業中,已復工企業24家,占36.8%,較第二次調查增加5.6個百分點,主要是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如:晶暉物流、中國移動、電信、聯通、安鋼自動化等規模比較大的單位,這兩個行業復工企業分別占全市比重為12%和4.6%;計劃3月份以后復工或暫無復工計劃的有63.2%。復工企業中,有54%的企業員工復崗達到80%以上,主要是郵政、電信企業和一些物業公司;恢復生產達到正常水平70%-100%的企業約有42.9%,較上次調查上升了5.4個百分點。
76家企業中,預計一季度企業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保持增長2家,基本持平10家,占15.8%。9.2%的企業預計下降10%以內,34.2%的企業預計下降50%及以上。
4.建筑業
參與調查的219家建筑業企業中,目前已開工企業18家,占全部建筑業企業的8.2%;其中,房屋建筑業企業復工14家,占復工企業的77.8%。復工的18家企業2019年總產值占全市建筑業總產值比重為8.1%,超億元企業6家。計劃3月份復工的有163家企業,占74.43%,暫無復工計劃的占13.2%。在企業未復工原因上,主要是相關部門未批準復工,有111家企業,占比56.06%。已復工的企業中,職工復崗達80%以上的企業占14.3%,復崗不足50%的占28.6%。
在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主要困難上,反映員工復崗率低的占比71.2%,防護物資短缺的占比52.5%,經營成本上升的占33.8%,新接訂單不足的占20.1%,原材料采購受阻的占21%。據調查,92.7%的企業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將會下降,其中25.1%的企業下降超過50%;93.1%的企業一季度訂單量減少,其中24.7%的企業訂單下降50%以上。
5.房地產
根據對128家房地產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已復工企業7家,占全部企業的3%,且2019年全年的營業收入占全市的比重為5%。約94%的企業計劃3、4月份復工。企業普遍反映預計營業收入和訂單量減少。82%的企業預計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其中31%的企業預計下降50%及以上,60%的企業預計訂單量較上年同期下降30%及以上,其中34%的企業預計下降50%及以上。在企業復工原因調查中,約有73.55%的企業是因為相關部門未批準復工,9.92%是由于訂單少無法復工,6.61%是由于缺少防護措施而無法復工。
二、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主要困難
從調查情況來看,企業未復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員工返崗復崗率低;2.缺少原材料,倉儲及物流配送不暢,原材料采購受阻;3.經營成本上升,租金稅費壓力大,資金周轉困難;4.訂單減少、新接訂單不足;5.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短缺;6.相關部門未批準復工等。
1.繼續做好精準幫扶,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各相關部門要建立幫扶責任制,組織好本行業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幫助企業完善防疫用品,提供防疫物資和專業指導;二是幫助企業協調原輔材料和產品發貨等運輸問題,疏通原材料采購及產品銷售等市場渠道,協助企業應產盡產。
2.落實優惠政策,解決企業經營困難。當前疫情仍沒有得到完全控制,企業延遲復工是普遍現象,相關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壓力很大,如短時間歇業還能勉強維持,時間一久可能會面臨資金鏈斷裂、倒閉風險。為此,在確保防疫措施落實到位的情況下,相關部門應批準企業盡快開工;確因疫情防控原因不能按期復工的中小型企業,政府財稅、金融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和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比如:允許企業“五險一金”延遲交納;階段性免征或降低企業增值稅及附加、所得稅等稅費;提供房租、水電費等補貼;提供貸款貼息、中長期貸款等金融扶持等。
3.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策略,對人員流動建立跟蹤臺帳,在確保疫情有效控制的基礎上,促進企業職工盡快復崗。
來源:安陽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