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靈活就業人員可領取社保補貼了!
就業困難人員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并交納社會保險費的,可向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申領社保補貼。
補貼標準: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個人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2/3。
期限:就業困難人員的補貼期限一般不超過3年,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
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還可以再延長1年。
No.2 社保補貼每月最高1340元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邁入小康生活,就業困難人員也在不斷減少。
但是也因為種種原因,就業困難人員也一直存在,對此,在2018年9月傳來一則好消息,有地區對于經過社保部審核認定的靈活就業人員(女性滿45歲,男性滿55歲),會給予社保繳費的定額補貼,這種補貼稱之為“4555”定向補貼。
4555政策是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城鄉就業援助,不斷提升4555人員(女性45周歲,男性55周歲)的就業率所提出的一項福利政策。那么2019年4555社保補貼政策有什么變化呢?
1、補貼人員范圍擴大,由有城鎮戶籍的就業困難人員調整為就業困難人員;
2、補貼對象為:女性45周歲,男性55周歲以靈活就業形式實現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和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
3、補貼標準:
(1)個人補貼標準
4555人員就業,每月補貼355元的社保費用;
4555人員在公益性崗位工作,每月補貼1340元的社保費用;
4555人員可以享受社保補貼政策直至法定退休年齡,但是最長年限不能超過5年。
(2)企業補貼標準
如果某企業招收一名4555人員,可獲得每人每月851元的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其中社保補貼每人每月651元,崗位補貼每人每月200元。
注意:各地區的申報比例有所差異,并且不是所有地區都能享受4555政策,有些地區可能是4050政策或4959政策。以當地政策為準。
No.3 社保免征醫保減半征收公積金可緩交
一、國家宣布了,社保、醫保減免,公積金緩交!2月起實施!最長到5月份!
為了讓大家清晰了解減免政策,我們用導圖將政策梳理了下:
二、個體戶社保也免征了
個體戶也免征社保費!2月起就能享受 !
(個體戶社保減免參照標準)
No.4 3月1日起社保免征各地陸續出臺政策
一、2月份已繳社會保險費批量發起退費,無需提交申請及報送相關資料
2020年2月已征收社會保險費的地區,重新核定參保單位應繳額,準確確定減免部分的金額;
對于減免部分的金額,優先選擇直接退費;
對于中小微企業,各地可以按程序依職權批量發起退費,無需參保單位提交申請及報送相關資料;
對于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參保單位自行向稅務部門申報繳費地區的稅務部門)要加強與參保單位的溝通,尊重參保單位的意愿和選擇,可沖抵以后月份的繳費,也可退回;
各部門要加強協作,簡化辦理流程,提高業務受理、資料轉接、問題處理等效率,縮短辦理時間。確保減免部分的費款即時退還到賬,并及時將辦理結果以適應方式告知參保單位。
二、未避免后續產生批量退費3月起,社保費可暫緩申報
減免流程:
1、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征收社會保險費的地區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據參保單位劃型類型,嚴格執行減免政策,按核定的應繳費額進行征收
2、征收職能已劃轉至稅務部門的地區
稅務部門按照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傳遞的繳費信息進行征收的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分戶核定的繳費基數、適用的費率以及減免后的應繳費額等,傳遞給稅務部門征收。
參保單位自行向稅務部門申報繳費的地區,稅務部門優化申報項目,增加必要的校驗,方便參保單位按照減免政策準確申報繳費。稅務部門優化申報項目,增加必要的校驗,方便參保單位按照減免政策準確申報繳費;征收完成后,稅務部門將分戶核廠定的繳費基數、 適用的費率以及減免后的應繳費額等傳遞給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3、為了減輕參保單位資金壓力及后續退費負擔
各地可在本地實施辦法出臺前,聯合對外發布公告,明確參保單位可暫緩申報當期三項社會保險的單位繳納部分;
待實施辦法公布后,按照新辦法要求執行。
No.5 5月30日前可領一筆錢回公司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延長2019年度代扣代收代征稅款手續費申報期限的通知》(稅總函〔2020〕43號)宣布,決定延長2019年度代扣代繳、代收代繳和委托代征稅款手續費申報期限,由2020年3月30日延長至5月30日。
一、個人所得稅手續費申領程序是怎樣的?
現在有了電子稅務局,個人所得稅手續費的申領過程比之前簡便了許多。具體怎么操作呢?
第一步: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
第二步:點擊退付手續費核對按鈕
第三步:等待系統自動查詢出退付手續費信息后核對數據是否準確,具體數據可與查詢統計-單位申報記錄查詢中的申報信息進行詳細核對,核對時需注意稅款所屬期和實際入庫期問題。
第四步:核對無誤后,點擊我已核對無誤按鈕提交、確認。后續無需其他操作,等待稅務局通知即可。
二、手續費收入需要繳增值稅嗎?
國家稅務總局12366納稅服務平臺2017年01月17日答疑,個人所得稅手續費返還是“按照目前營改增政策相關規定,納稅人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取得的手續費收入應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應繳納增值稅!
三、手續費收入需要繳企業所得稅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
手續費收入并沒有免稅規定,所以應包括在收入總額中,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四、手續費收入需要繳個人所得稅嗎?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20號)規定,下列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五)個人辦理代扣代繳稅款手續,按規定取得的扣繳手續費。
這個文件,有很多人認為此處個人是指具體經辦人,其實不應該這么理解。照此理解,同樣一筆補貼,出現了張三應該免稅,李四不應該免稅呢。但扣繳個稅這件事情到底是誰做的,幾個人做的?是否存在一個人計算、一個人扣款,還有一個人報稅,那到底誰的津補貼應該免稅?如此來說,稅務局去檢查的時候,誰免稅誰不免稅,有幾個人可以免稅,還需要先問清楚企業的崗責分工,如果沒有這個資料,就無法判定是否免稅了。我認為這個邏輯不成立。
《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所以,上述免稅的個人,指的是扣繳義務人就是個人的情況下,個人取得的扣繳手續費免稅。而不是扣繳義務人是企業,經辦人免個稅。
五、手續費收入如何做賬?
根據原《關于修訂印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8〕15號)及解讀規定,企業作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收到的扣繳稅款手續費,應作為其他與日常活動相關的項目在利潤表的“其他收益”項目中填列。
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收益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來源:綜合整理自河南稅務、人社部、中國教育報、河北工人日報、國家稅務總局、會計說、稅稅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