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招攬高技能
人才,近兩年來佛山連續出臺相關文件,降入戶門檻。然而,2012年佛山高技能人才落戶任務量是7.4萬人,日前省人社廳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只有17550人落戶佛山,完成率僅為23.7%。
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在不少高技能人才心目中,佛山的吸引力不及廣州、深圳。近年來,雖然佛山各級政府主動“招賢納士”獲得效果,但由于高房價及環境、基礎配套設施等方面問題,如何留住人才又成了難題。
門檻連降,任務卻完不成
《佛山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為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計劃到2015年佛山的技能人才總量要達到54.9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15%。去年,佛山市又配套出臺了《佛山市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要降低入戶門檻大規模攬才,到2015年佛山人才將達130萬,較2009年新增40萬人。
實際上,佛山已接連降低了人才入戶門檻。從去年1月開始,規定具有學士學位以上的高校畢業生、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或高級技工等級以上的在職人才均可先入戶后就業,或發放“廣東居住證”,本人和配偶、子女享有當地居民的相應待遇。今年9月,佛山開始施行《佛山市高技能人才入戶城鎮工作實施方案》,在佛山從業并具有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即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二級和一級)職業資格證書的高技能人才;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滿一定年限的職工;高等學校、各類職業院校學生中具備通過技能鑒定獲取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條件的各類技能人才,均可發給《佛山市高技能人才入戶城鎮意向登記表》。
然而,11月廣東全省高技能人才落戶城鎮座談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佛山2012年的高技能人才落戶任務是7.4萬人,但目前僅有17550人落戶,完成率僅為23.7%。
買不起房,落戶又有啥用
來自禪城張槎一家制衣廠的王勝利,是一名高級技工,12年前從
職業學校畢業后一直在佛山生活工作。按照目前政策,王勝利可以很輕松落戶佛山,但他卻一直不愿意把戶口遷過來。“我的老家是湖南懷化,妻子現在陪在我身邊,但孩子一直在懷化。這邊生活成本比我們那邊高不少,孩子在這里讀書也貴,所以我們一直沒把戶口遷過來。反正又沒在佛山買房,說不定再干兩年我就去別的地方了。”
“房價還是那么高,就算入戶了又有什么意義?”南海里水一毛氈廠的負責人張女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廠里有不少符合入戶條件的工人,但據她了解,想入戶佛山的寥寥無幾。
記者了解到,目前佛山剛畢業的技工類學生工資并不低,普遍在2500元以上,一些熱門專業畢業生甚至接近4000元。“但是這樣的工資,相對于佛山八九千元一平方米的房價來說,仍顯得微不足道。”
人文環境,仍比不上廣深
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畢業的小陸,今年7月份到佛山禪城一家國企從事信息化方面的工作。他表示,自己所在的華工計算機專業共有160多位畢業生,大部分人選擇在廣州和深圳工作,只有兩、三個人來到佛山。
小陸是清遠人,到佛山后由單位幫其辦理了落戶手續,但當被問及有沒有想過今后在佛山真正安家落戶時,他卻猶豫了。“我感覺人文方面,佛山還得追廣州。我現在住在祖廟附近,感覺平時沒什么途徑得知藝術展、音樂劇、話劇的信息,這些我在大學時是經常去觀賞的。”同時他表示,感覺佛山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比例要比廣州和深圳低得多,所以他至今“還在觀望”,未來有機會也許會去廣州深圳。
女友難找,工業園太枯燥
近年來,佛山不少政府部門親自出面,出省攬才。今年11月,佛山市南海區“藍海人才計劃”招攬來的10個高新技術創業團隊簽約落戶南海。今年3月,佛山市三水區政府組織企業抱團赴北京高校招賢納才,成功引進4名研究生與1名博士。
然而,引進人才政策雖好,留住人才卻并不容易。今年7月來到三水的研究生小歐表示,雖然他剛到廠里就被委以重任,但在工業園區的生活實在太寂寞,和讀大學時的生活完全不能相比。
“朋友來了,想找個好點的飯店或KTV都沒有,周圍不少單身男同事找女朋友都成問題。”在三水工業園從事技術工作的小舟稱,他現在考慮的是更多地積累工作經驗,等自己更加成熟了,就會考慮離開佛山,去更大的城市。
不愿落戶,戶籍作用已弱
佛山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的相關負責人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之前省里公布的人才落戶數據,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下一步肯定會加速推進這個工作的。”不過他也坦言,省里第一年分配給佛山7.4萬人的任務,“量還是很大的”。
他介紹說,這段時間找了很多企業的代表和員工座談,關于落戶的問題上,不少人表示因為老家有分紅,所以不想把戶口遷到佛山。“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在佛山該享受的公共服務都能享受到了,戶籍的作用已經相對弱化了”。
安陽人才網
鄭誠、馬一凡
(本文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