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不僅是招聘季,對企業來說更是留人季,管理者的關鍵職責之一就是把人“盤活”。
如何做好員工激勵,留住企業核心人才?
是企業管理中的關鍵環節。
對于管理者來說,掌握調動、激勵員工積極性的方法十分重要。
那么,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應該具備那些特征呢?
● 簡明
激勵機制的規則必須簡明扼要,且容易被解釋、理解和把握。
● 具體
僅僅說“好好干”是根本不夠的,員工需要準確知道領導到底想讓自己做什么。
● 可實現
每個員工都應該有合理的渠道去爭取自己所想要的。
● 可估量
可估量的目標是制定激勵計劃的基礎,具體的目標應和計劃相結合。
一個高效激勵機制的建立,管理者需要從企業自身情況,以及員工的需求等多反面綜合考慮。
具體來說,應該做到以下4點:
1、物質和精神雙管齊下
在實際工作中,一些管理者片面認為只有物質激勵才能提高員工積極性,而精神激勵是鏡花水月,從而從來不重視精神激勵。
事實上,員工在工作中不只有物質需要,同時也有精神需要,如果一味給與物質激勵,往往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甚至還會產生不良影響。
有管理學家曾指出:
“重賞也會帶來副作用,因為高額的獎金會使大家彼此封鎖消息,從而帶來不良風氣。”
2、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應該是一個永遠開放的系統,要隨著時代、環境、市場不斷變化。
多層次激勵機制是聯想公司創造奇跡的秘密武器。20世紀80年代,第一代聯想人注重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滿足物質需求;90年代后,新一代聯想人對物質要求更為強烈,并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基于此,聯想制定了新的、更合理的多層次激勵方案,例如業績突出的人才獎金甚至比上司還要高許多,從而成功留住人才。
一條激勵跑道一定擁擠不堪,多條跑道才能最大限度激發員工熱情。
3、充分考慮個體差異
企業要根據不同員工的類型和特點制定激勵機制,充分考慮個體差異。
對于自驅型員工,他們的積極性是由內而生的,可以激發他們的是他們所從事的事業前景,以及他個人的成長發展。針對這種類型員工的激勵,我們需要整個公司或者團隊有著清晰的、激動人心的愿景和目標,這種夢想是激發他們拼搏的內在動力。在愿景和目標的基礎上,給予該類核心員工股權和期權,以此將員工的行為和公司的長期的發展結果綁定。此為長期激勵。
對于任務型員工,他們的激勵來自外部。任務型員工的關注點相對比較短期。他們的激勵原則是,完成了某件任務,達成了某個目標,應該給一定的激勵。此為短期激勵。短期激勵比較熟悉的如獎金、職位晉升、榮譽等類型。而用好短期激勵,需要好的薪酬和績效制度設計。
4、管理者的行為
管理者的行為對激勵機制的成敗至關重要,管理者如果做的不到位,那激勵就會打折。
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不任人唯親;
其次,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除此之外,還要對機制認真貫徹實施,避免流于表面;
同時,要拋棄一勞永逸的心態,不斷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