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聞網訊:(實習生 劉黛維)12月26日,由共青團貴州省委員會主辦、貴州青年商會、貴州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承辦的“融智天下?貴在跨越”??貴州青年企業家大講堂在貴陽舉行第二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市場與產業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史煒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機遇與創新問題進行了分析。
史煒認為,
中小企業的分類有很多種,一般而言,中小企業都是按資金規模來分別,但這個實際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是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的,資金的規模只是一個平臺,不能代表一個大企業或者小企業。
目前中小企業缺資金,一方面與國家的宏觀調控、收緊銀根有關,但根本原因是中國的中小企業自身正在進入一個調整期。優勝劣汰,不適合產業發展,產品和管理落后的小企業首先就表現在生存環境的惡化。
轉型是中國企業目前面對的大趨勢和環境,在中國數千萬的中小企業中,真正具備實現運行方式和增長方式轉型的企業很少,史煒認為,真正能實現轉型突破的不會超過5%。
中小企業的轉型沒有固定模式,在中小企業中,只有10%適合轉型,而這10%的企業中,又只有1%的企業適合創新式發展,中小企業不轉型,早晚會死掉,而盲目轉型,馬上就會死掉,中小企業轉型并非船小好掉頭。
“一定要要想清楚你為什么要轉型?轉型并不是什么能治百病的神藥,不要為了轉型而轉型。轉型一定是有前提條件的,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轉型。今天企業轉型的條件已經不是靠勞力就可以解決的,今天中小企業的發展靠的是智慧,是思想體系。”史煒如是說。
安陽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