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職場當學校,就會發現職場是冷血的;只有把職場當職場,你才會發現職場是有溫度的。從學校到職場,我們從知識的索取者變成了價值的創造者,思維方式自然也要跟著轉變。有些“學生思維”帶到職場上來是很可怕的,不僅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有時甚至還毀掉我們的上升空間。
近9成職場人,幾乎都掉過“學生思維”這個大坑,最典型的誤區有這四種。
1、被動等待教導,從不主動詢問
大多數的職場人,在入職前期內心還是極為期待公司的培訓,他人的教導,包括在面試的環節,很多職場新人都會提出。
但是隨著入職的深入,新人的過渡期過去,便很少再會有系統的培訓及教導,更多地便是在工作時依靠解決問題,而不斷地學習。相對于從不主動詢問,還有一部分人是過度詢問,無論遇到多么小的問題,都愿意去問,甚至自己從不思考一下,那么這兩種極端,就是導致自己被孤立,無法更好持續學習的根本所在。
這是中國的一個國情,人從小到大的環境基本上都是上下銜接而成,學校與家庭,且環境基本大同小異,適應其他環境的能力基本無幾。
其次就是大多無主見,包括很多人到了職場,依然都是家人的安排,自己從未有過選擇,幼兒園有夢想,小學有理想,中學之后就只是想法,而步入職場時,很多人連想法都已消失,只是感覺應該有個穩定工作而已。抱著這樣的心態,一旦步入職場,遇到了不順心,就會想逃避,要么封閉自己,要么選擇離開,而越逃避,便會越害怕,越害怕越逃避,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3、同事交往要有邊界感,不要把情分當做本分
4、別把苦勞當功勞
不要埋怨你工作中做的瑣事居多,那是因為在領導眼中,你的能力值就只能做瑣事。 想要擺脫這個狀況,那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足以去擔當重任,只有這樣,你才有機會把那些苦勞,去做成功勞。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