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斥著術語的戰略學領域需要某種秩序??就該領域最有用的一些工具達成更大共識,定期更新知識體系,或許還需要建立一些最優行為準則。這些是值得為之努力的目標。
意大利人喜歡把資質“穿在身上”,讓每個人都看得到。會計 師的舉止行為讓人一望即知是會計師,建筑師走到哪都有建筑師的派頭,其他行業的人也是如此。一些企業老總,盡管他們在商業上的成就早已超過了在專業上的成 就,還是喜歡掛一個專業頭銜。比如菲亞特(Fiat)老板吉亞尼•阿涅利(Gianni Agnelli),永遠都被稱為“律師”(l'Avvocato);又如卡洛•德貝內代蒂(Carlo De Benedetti),仍然被稱為“工程師”。我在米蘭工作的時候,每次收到“致親愛的希爾博士”的來信都感到非常自豪,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意大利的習 俗是把有大學文憑的人都稱為博士。
如果戰略規劃協會(Strategic Planning Society)成功實現目標,意大利人將不得不發明出一個新敬語:戰略師(Stratega,或Strategista)。自稱為世界上第一家此類組織 (已有45年歷史)的戰略規劃協會,正力求將戰略學發展為一個正式的學科??有規范,有課程,有專業認證,還有一批權威業內人士。目前,該協會已開始吸收 商學院學生為非正式會員,最高的是針對資深“高級戰略師”的特別會員資格。牛津大學(Oxford)賽德商學院(Saïd Business School)近日舉辦了一場會議,嘗試討論相關問題。
這個想法有些搞笑的地方在于,教授和戰略指導者們將在象牙塔內爭個高低,而與此同時,從波恩到北京,世界各地的企業高管們正在處理一場危機造成的現實后果,這場危機發生之前少有人預測到,未來將如何發展也沒有人說得出。下面請看幻燈片演示。
在我詢問過的經理人中,大多數仍然把實踐經驗看得比資質更重。微軟(Microsoft)首席運營官凱文•特納(Kevin Turner)告訴我,企業需要能“兩條腿走路”的高管??既富有遠見、善于未雨綢繆,又有執行力,符合他“執行即戰略”的信條。我問:如果一名擁有資格 證書的戰略師在面試中呈上自己的文憑,你會怎么說?特納善意地回避了這個問題。但我猜想,2005年,微軟正因Windows Vista系統陷入戰略和運營混亂之時,史蒂夫•鮑爾默 (Steve Ballmer)聘請特納,應該主要是因為特納有成功擔任沃爾瑪(Walmart)首席執行官的成功經驗,而不是因為他有管理學學士學位。
盡管如此,戰略規劃協會推行該計劃的一些理由似乎挺有道理。經濟景氣的年份里,許多企業忘記了自己的戰略,甚至把自己的商業模式拋諸腦后。它們按照短期目標 來制定戰略和商業模式,并利用金融和財務工具來實現這些目標。它們貪圖短期收益,而忽略了對長期現金流的關注。缺乏戰略思維,未能區分戰略與簡單的“愿 景”,導致許多企業面對不可避免的危機缺乏準備。同時,加里•哈默爾(Gary Hamel,此人未來必將成為戰略學的榮譽高級會員)告訴我,許多大學的管理學研究已經開始涉足一些不帶有普遍性的金融現象,或商業中一些深奧的學問。前 者具有潛在的危險性,而后者對MBA畢業生求職實際上毫無幫助。經過優化,這個新專業或許可以為如何制定一項成功的戰略、并對之加以衡量提供更清晰的指 導。
不過,我的疑慮還沒有完全消除。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事件爆發時,哈佛的尼廷•諾里亞(Nitin Nohria,現哈佛商學院院長)和拉凱什•庫拉納(Rakesh Khurana)主張,管理學應成為一門“真正的專業”,管理學畢業生要宣讀“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他們撰文寫道,“已掌握系統的管理學知識、(過去或)現在知曉商業領域新思想”的合理經理人,應受到重視。
反對這個觀點的有力 理由之一是,跟醫生或律師不同,經理人的角色是籠統的,很難明確定位,要處理方方面面的事情??頭一天在分析銷售數據,第二天卻在優化某條供應鏈,第三天 又在策劃收購的事情。戰略是個比較窄的學科,但戰略規劃學會表示,戰略學“必須橫跨所有商業職能”,因此,它應該成為一種“開放的”專業。然而,盡管另外 兩種方式??只雇傭工會成員(closed shops)和成立彼此對立的行業協會??不可取,但這種開放性使戰略學變得好像新聞學(打個比方)一樣,每個人都能成為這個“行業”的“博士”。
充斥著術語的戰略學領域需要某種秩序??就該領域最有用的一些工具達成更大共識,定期更新知識體系,或許還需要建立一些最優行為準則。這些是值得為之努力的目標。至于有沒有必要制造一批擁有資格證書的戰略師?我看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