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人才網:30歲,這是許多人職業生涯的一個門檻。他們已經沒有了工作初期的新鮮感,對職場充滿了焦慮與倦怠,卻不得不面對另一個問題:未來如何保障?
應該有不少人會把30歲當成自己職業生涯甚至是人生的一個時間節點。倒不是說一定會在這兒遇到什么困難,或是面臨什么選擇,但中國人常說三十而立,到了這個年齡,我們的確會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經歷一些變化,也是時候做點兒總結和新規劃了。
對于本科畢業就踏入職場的公司人來說, 30歲已經是工作的第8年,即使你是研究生畢業,此時也至少已經工作了5年。有人可能會把意識到自己已經30歲了這件事作為促使自己探索一條新的職業發展路徑的刺激點。也有人可能還站在某個十字路口,仍然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興趣點。
當然,30歲還沒有找到人生方向也并不注定失敗。“市場本身就是一直在變化的,有些人一輩子都在找自己的興趣點,職業路徑本來就該在自我調整中探索,只要符合你的長遠目標和人生規劃就行。”
30歲,對“企業文化”或是“企業愿景”之類的華美說辭早已麻木。在他們看來,企業并不是員工的家,企業和員工說到底是一種交易的關系??企業支付薪水,員工提供勞動力或是智力。
在中國這個社會福利保障有待完備的社會,你的人生要過得好,就需要你今日所做的投資是能為你的人生帶來長久收益的。可惜的是,在現階段的中國職場中,職業生涯通常是高度不確定的。
因此,如果當創業的收益遠大于打工,但風險卻不見得就比打工大很多時,付出也未必比打工多很多時,一個理性的選擇似乎就是“創業”,“三十而立”的古訓更推動了這種焦慮的現實轉化。
這個出路不是職業的出路,而是人生的出路。大多數有能力和膽識的人做出的投資選擇便是創業。然而,一個純粹職業人真的是不值得肯定的嗎?這也未必。職業人生的肯定來自于對未來的保障,它需要社會福利保障的完善,也需要企業的成熟和長期穩健經營,當然也需要我們的市場經濟越來越成熟。 www.ayr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