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變化莫測的職場江湖,你的職場心態又是怎樣的?
據調查數據顯示,參與本次調查的職場人本科占46.46%;專科占45.54%;碩士及以上占8%;專業技術類占44.57%;行政職能類占18.44%;市場營銷類占17.28%;綜合管理類占;教育培訓類占5.98%。其中,51.04%職場人不安現狀急于跳槽,47.86%找工作考慮的首要因素是薪資;42.55%對工作環境無感覺,32.3%的人出現職業倦怠,僅37.12%職場人工作狀態屬于積極類型。
51.04%職場人不安現狀急于跳槽
生存費用飛漲 薪資不理想成為首要誘因
調查數據顯示:工作1-3年的占24.54%;10年以上的占24.48%;5-10年的占20.33%;3-5年的占19.72%;應屆畢業生的占10.93%。其中51.04%不安于現狀,每天瀏覽招聘信息,想要跳槽;43.89%的在職人員滿意現在的工作;5.07%的應屆生正在積極找工作中。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職場壓力不再單純地指向崗位競爭、工作任務、人際關系等,越來越多的是來自職場外的生活壓力;如,物價、房價、油價等讓職場人壓力感倍增。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人們無法滿足第一本能生理層次需求的時候,就會產生躁動和不安,進而排斥目前的工作,使得工作狀態低下,跳槽幾率增加。而這一現象也涵蓋了從畢業生到工作10年以上的各個階段的職場人士。
擇業、就業、待業薪酬問題成首要因素
47.86%找工作首先考慮薪資,僅有4.95%考慮專業
本次英才網聯與騰訊教育聯合調查數據顯示:47.86%表示找工作首要考慮的因素是薪資福利待遇;其次,選擇企業發展前景的占20.76%;第三,工作領域行業占9.95%;第四,自身興趣愛好占9.77%;第五,上班工作地點占6.72%;最后,專業是否對口占4.95%。其中在“您認為無法及時就業的原因”的調查中數據顯示,認為薪資待遇不理想,達不到自己預期而無法及時就業的占29.61%;認為工作經驗不足,企業不招收的占20.80%;認為無裙帶關系,沒有人幫忙推薦的占15.70%;認為學歷不夠,企業門檻過高的占14.60%;無相關資格證書的占7.16%;專業冷門,就業市場不需要的占5.51%;企業限制年齡的占3.75%;企業限制性別,對男女工種有限制的占1.52%;企業限制戶口的占1.34%;
職場并不是簡單的勞作,更多的是綜合能力的運作,薪資也只是個人能力呈現出的一部分而已。從職業的理性角度出發,要想提升自身價值,就需從職業金字塔的底端開始,當你有了足夠的能力,就會提升你的價值,當你有了價值后,你就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品牌,這樣你的職業發展才會一路暢通。當今職場人應將眼光放長遠,不應徘徊在基礎薪資上,像企業發展前景、行業發展形勢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只有這個領域你擅長,這個平臺足夠大,足以讓你發展,那么你才會身價百倍。
42.55%職場人對工作環境無感覺
19.54%感覺到工作環境非常壓抑,不愉快
調查數據顯示:42.55%對目前的工作環境無感覺,很平淡;19.54%感覺到工作環境非常壓抑,不愉快,互相猜忌,爾虞我詐;16.91%覺得團隊很和諧,像個大家庭;15.69%感覺到人際關系混亂,同事間缺乏交流,很難溝通協調;僅有5.31%感覺到工作中拉幫結派現象嚴重。其中28.82%認為工作只是為了生存,能夠賺點錢就行了;27.53%為了實現自身價值,努力工作,希望成功;25.21%想換工作,對目前的工作覺得乏味、枯燥;11.90%不想工作,覺得浪費青春,想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僅有6.53%非常喜歡上班,覺得工作讓生活變得很充實。
無論是壓力過高過低,還是工作有無挑戰性,都會讓職場人產生抵觸情緒。當你對工作失去熱情時,你需要問自己找對工作了嗎,工作方式對嗎,是什么因素使自己失去了對工作的激情,只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有效解決。職業冷淡是因工作而起,會直接影響到工作狀態,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最后使得工作狀態惡化,最終變成“職場植物人”,等上班,等下班,等發工資。
37.12%的職場人工作狀態屬于積極類型
53.85%選擇自我調整不良工作狀態
在“您目前的工作狀態如何”一項調查選項中,積極型占37.12%,能夠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以學習積累經驗為主;倦怠型占32.30%,表示每天提不起精神來,上班翻看無聊網頁,不想思考,不想工作;抑郁型占15.32%,表現的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焦慮型占8.67%,表現的煩躁不安,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事情;厭世型占4.52%,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弱者,覺得社會不公平;亢奮型占2.08%,什么事情都想包攬,希望工作任務越多越好。其中,調整不良的工作狀態,自我調整的占53.85%;向人傾訴的占26.86%;定向跳槽的占18.62%;心理輔導的占0.67%。
工作負擔過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資待遇不合期望、人際關系疏離、強烈認為組織待遇不公或是和公司的理念不和,都會引發職場消極的心理狀態,而不良的心理狀態會阻礙生活工作的正常發展。當出現職業倦怠、工作抑郁、工作焦慮等問題時,要及時自我評判與調整,找朋友傾訴或給自己放一個長假去旅游。
對于處于職業困惑中的人來說,努力培養工作興趣是非常必要的,實在沒有興趣,則要考慮換行業發展了。對于還沒參加工作的學生,做一份職業規劃很重要,評估自己的性格類型、職業定位、興趣、遠近期規劃等,明確自己要干什么,適合干什么,才能快樂工作。工作并不是任務,如果為了工作而工作,只能獲得薪水,如果為了事業而工作,將會擁有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