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記者 黃冬梅)“我也遇到了與小歐一樣的換崗困惑,每次去心儀的崗位應聘,總會被
招聘負責人以崗位工作經驗不足為由婉拒了。”昨日,本報“求職會診室”專欄首期報道了小歐的求職故事后,熱線接到小趙的“求助”電話,他向記者訴說了自己的換崗遭遇:離職已有半年,還沒換崗成功。
小趙學的是
會計,去年剛畢業。他也知道,會計專業剛畢業不一定就能當上會計,因此畢業頭一年進入一家小企業做出納時,他并無怨言。“我以為有了工作經驗后換崗位會很容易,試過之后才知道現實并不是這樣。”小趙顯得有些失落。
究竟該怎么做才能順利換崗呢?對此,國家職業指導師羅曉認為,大學生從就業到擇業,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磨合期,因為所學專業同社會需求有差距,個人期望值與崗位要求有差距。這樣,找工作時,首先需要從職業興趣、工作能力、
職場態度等方面,有個自我評估先看自己對什么行業和崗位感興趣,再看是否具備相關能力,另外,敬業精神和協作精神是很寶貴的職場態度。當然,自我評估,還可以參考職業指導師、家人和朋友的意見。
羅曉說,具體就小歐來講,興趣有了,很可喜;想做管理,也無可厚非。關鍵是先訂下小目標,才能不斷接近大目標,小歐不妨從行政文員、人事專員等基層崗位做起。
國家二級職業指導師周文皓也建議與小歐有同樣困惑的求職者,工作時別朝三暮四、頻繁跳槽,選準了那些有發展、有前景、企業文化凝聚力強的單位入職,全面鍛煉自己,快速提升自己,即使現有的
工資福利待遇還不是很如意也要腳踏實地做下去,做出了成績,自然能得到提拔。“值得強調的是,用人單位都不太看得中頻繁跳槽的
求職者。”